查看原文
其他

众多名师点评2020高考作文:点赞上海卷!

新读写 新读写 2020-09-3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2020年,注定是魔幻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一不小心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时刻”:全国性的居家隔离、寒假变暑假、高考延期、奥运会延期、美股N次熔断......经历了极为动荡的上半年后,希望所有的一切都重新步上正轨。

今天,延期了一个月的2020年高考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全国1000多万名考生,怀抱对未来的憧憬,肩负着各方的期待,走进考场,追寻梦想。

17年来第一次,将高考从6月挪到了7月;上海的近5万名高三生,经过了史上最长寒假的坚持和史上最大规模网课的历练。一系列的意想不到“转折”,肯定能触动考生们的心绪。

今年的上海语文高考作文题,恰恰是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思考一个人生大问题——在重大转折面前,我们应该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一、上海卷


题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评】

01、今年上海高考作文写作的两大方向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的思考点,是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把握是否可能,这与2017年思考“预测”是否可能相似,但又比2017年作文题思考的范围更小一些。

写作这个题其实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把握有时是可能的,因为题目前半句是“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所以考生就可以考虑,世界上也有一些重大的转折是可预测的、可把握的;另一个方向是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把握本质上是不可能的,这与古人所言“天有不测风云”相同。

当然,每个方向下又可以生发出许多写作点。相信今年多数同学会联系新冠疫情思考,写“积极抗争,相信未来”这一大的主题。

——黄荣华(上海市特级教师、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02、对思辨的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今年的上海语文高考命题,体现出了近几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的一贯趋势:侧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

一个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在对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或者对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的时候,还要求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与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有基本的认识,并且从这个高度进行立论。

材料的第一句话说明,事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而第二句话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分析:事情的发生,是纯粹偶然性,因而是不可控的?或是它的反题——所有的偶然都有其必然性?以及它的合题——事情的发生,是必然中的偶然,即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但事情具体在何时何地以什么形式发生,这是偶然的。

这是要求学生有正反合的思辨的分析能力。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人对事情之发生的态度,一种是由于无能为力或无可奈何而超然“顺变”,另一种是既然事物的发生有其必然性,那就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第三种是应当积极有为地为事情的发展变化准备条件,至于最终发生了,即乐观又变通地来看待。

只要分析成理,三种认识与三种态度都应当是可行的,但这种思辨的分析能力,却是相对而言比较高的要求。这种能力的训练,应当成为今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刘旭光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美学学会副会长)

03、一个“?”体现出写作的方向和任务

今年的作文题给我耳目一新之感,材料表述非常简洁,就一句话,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一个“?”体现出写作的方向和任务。命题人没有在审题上设置任何障碍,但在认识和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上有暗示。“?”的暗示性就在这里。一个“?”就把写作的问题或者论题转化成任务,这样留给考生的思辨空间就很大。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客观事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个事实判断,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发展进程就无能为力呢?答案可以是是,也可以是否,也可以做不完全肯定或不完全否定,要看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无能为力还不是无能为力,形成的是一个价值判断,是对某种客观存在的主观认知。

也可以对前面一段话提出质疑,世上任何重要的转折,它都有它发生的苗头,只要我们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不会意想不到它的转折。圣贤先哲往往能够预见事物未来的走向,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甚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所谓“先见之明”,提出重要的决策性意见,而事实也证明,他们的预见完全正确,如果那样的话,就不会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无能为力,事物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人自己手里,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发挥的作用。

这是道任务型的作文题,靠任务驱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来。

——李新(复旦附中青浦分校语文高级教师)


04、好写难工亦难深

这个题目出得不错。优点是每个人都有话说——如果认真学习了高中阶段的历史和政治课程,并能迁移一定会有自己的观点,这就避免了目前高考作文中常见的“概念先行”,即事先准备一堆看似高大上,实则一知半解的社会科学术语,到了考场上去硬套。

不足之处是这个题目,依我看,有点低估现在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因为“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转折”和“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并不构成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即人应该积极发挥主动性,努力影响事物发展——如此不负人的独特与创造;但也有很多偶然事件会产生影响,这是个人无法预料的,这个时候就要顺势而为,尊重历史的进程——如此符合人类因为群聚而产生的不决定于个体而取决于集体的趋势。

当然更好的对策是提前预知历史的潮流,和它站在一起。这样转折就不再是“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了。在这方面,掌握大数据的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印证了《未来简史》里的担心:世界会被那些垄断了算法的人掌控,个体沦为数据的生产者而已。

综上所述,我觉得这篇文章比较看重文章结构和论证质量,属于“好写难工亦难深”。

——王健瑶(上海平和双语学校资深语文教师)

05、题目生猛鲜活而直指人心

“重要转折”“意想不到”“无能为力”是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中的关键词,这道题目生猛鲜活而直指人心,语文介入生活世界的力道十足,考察考生是否能够运用语文素养与能力来体现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时代议题的感知,以及疫情下世界变革中个体、群体和国家做出的积极努力和精神能量。

回顾历史就能知道,像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社会事件并不是不可预料的,唯有瘟疫、灾害等重大突发灾难才可称得上“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此次疫情将世界由合变分,新的时代迎来了巨大的变局,面对四分五裂的世界,考生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从根本上说,人是有限的生命存在,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然而,人虽有限却可以无限。消极悲观、无能为力、随波逐流的态度自然是不行的。人不能放弃对世界发展的每一分向上的努力,每个人应该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考生能够抓住关键词审题,讲透对时代的思考,汲取疫情期间涌现的个体、家庭、集体、城市、国家的积极精神能量,有叙有议,有批有赞,应该就能很好地完成这篇作文。

——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

06、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多层级书写

今天上午看到题目后,老师们在讨论中都很欣喜。首先这次命题非常开阔,同学们可以从中看到弹性的理性空间,同时还有多层级的思辨空间。其实,对于18岁的考生来讲,既应该有对于日常经验的记忆、把握和提炼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哲学性上升与思辨能力。

题目中世上“意想不到的事情”“转折的发生”“事物的进程”,以及回到个体反应的“是否无无能为力”,我们能看到这个题目最大程度激发了同学们的活力,包括思辨的理性能力、想象的活力,以及结合自身经验来进行多层级书写的可能性。可以说,它给不同水平的考生们提供了相对开阔、自由的写作空间。因此这次命题非常科学,而且态度平易。

——杨俊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07、容易入手,考察思辨能力

这个题目非常清晰,给人的感觉很容易入手。相信所有的考生无论语文素养如何,都能有话说、都能找到相应的素材和资源。

这个题目的内核非常值得思考,可能是我们上海作文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它既延续了十多年来的思辨导向作文思路,但在命题形式、思辨空间的扩展上,今年的题目更加突出。

一方面,考生即使从生活中最琐碎的事情中,都能发现其中的思辨性:世界是客观的、规律是客观的、科学是客观的。

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人类的伟大,我们的智慧、力量和探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个世界的面貌,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类的理性、智慧和力量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敬畏,学会保持一定的尺度、恪守自己的边界。所以,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它体现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尊重,也反映了我们对自我能力的一种期许。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觉得,这些都应该包括在日常写作训练中。

——余党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正高级老师)

08、立意可以进行辩证性处理

今年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题,考生容易写,但是写好不容易。题目依旧秉承了往年的命题风格,文字阅读量小,问题聚焦明确,乍一看有点像个问答题,考生只要对作文原材料中的问题焦点做出回应,立意就不可能走题。这是今年上海卷作文题的容易之处。

但是作文毕竟不是问答题,它是作者针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并表明观点的论述过程。审题就是类比思考的过程。

作文原材料中“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在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对应事件?考生必须快速思考,寻找到具体的对应点,这是这次作文的困难之一。“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立意。

但立意有高下之别,如果考生简单地说“是”,立意有些消极;如果考生简单地说“否”,又容易罔顾事实。这是本次作文的困难之二。相信有经验的考生一定会做辩证性处理。
 
——雷振泉格致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有多年高考阅卷经验

09、分类论述意识很重要

如何写好这篇作文呢?首先要界定“转折”是什么?是指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新冠疫情等)还是关系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或者是事情发展的良好态势?

“转折”是个临界点,之前的发展轨迹一定是有走向的,那到底会是什么呢?这个需要考生去阐述,要不然为什么会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说法?没有这个前提,是无法论述人在这其中能发挥什么作用的。

当然,在某些时候,人也是有可能改变这个“转折”的走向的,比如具有意识的前瞻性,清醒的认识以及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等。

其次,分类论述意识很重要。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这是人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考生能认真复习课文中的经典篇目,如《伶官传序》等,遇到这样的题目就不会慌张。

最后,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表现在“防患于未然”,也可以表现在“推动或促成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考生多想想每一面有何表现,它们的联系和矛盾点在哪里,这样论证空间就出来了。

——杨迅(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10、写作的视野可不拘泥于眼前

这道作文题关注当下而不拘一事一点。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会在人们心里中留下深刻印象。“重要的转折”“意想不到”会直击人的内心,所以题目是贴近学生生活的。

同时,写作的视野不拘泥于眼前,“世上”“许多”意味切入点可以多元的。题目更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问题是开放的,关注了学生思维的空间,给考生思维以挑战。如何论证观点,会显出考生思维能力的高下。

——王玮(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

11、体现了稳定性、地域性、人文性的特点

2020年上海卷作文呈现如下特点:1.稳定性。继续沿用材料作文这一形式,保持近十年基本不变的作文形式,确保"教、练、考"的一致性。2.地域性。2020年上海高考的作文命题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依然坚守了“海派风格”——在限制中尽可能地提供理性思辨的空间。3.人文性。学生尝试与试题对话,从中找到话题切入口,借助行文展开多元开放与理性思辨的对话。

“重要转折”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或趋势或者代表历史的转折。“意想不到”形容发生的事情不在自己想象的范围内,在意料之外。而“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则是一个哲学层面的话题,答案有很多,面对事物发展进程中的不可测因素,那些重要转折点,尤其是那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转折点,人的能力有时候会显得无足轻重。

但同时考生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人可以观察、预判、积累、思考、介入甚至干预。面对人生中许多重要的转折点,人可以有很多积极作为,不会显得束手无策,被动无为。

考生可以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史所发生的种种事件折射出的重要转折点,包括2020年的疫情展开思考,写作素材很丰富,引发思考也很丰富,关键在于学生的积累与思考。

——熊梅玲(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12、两者相比,前者立意行文稍显方便

上海卷作文,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样式:以哲理性话语为材料,让考生谈“认识和思考”。

有这样几个关键词是审题立意的核心:“重要的转折、意想不到、人对事物发展进程”——这是作文的限制;“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是作文的开放,也就是说你的文章观点可以“双向”,可认同,也可不认同。“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我们搜索“素材”的依据;“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是我们确立“观点”的所在。

你可认同它,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可控的、可为的,它取决于你的公民意识,取决于你的道德行为,更取决于你的责任担当。

你可否认它,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不可控的、不可为的,因为“事物发展”有着它自身的必然规律。

两者相比,前者立意行文稍显方便。

——李强(正高级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

13、清新脱俗,打五星

清新脱俗,打五星。基本可以算是上海的法国高考卷,海派!着眼思辨,却不搞人生说教的鸡汤,而且也不是通过引导语表面的所谓方向不同而提供假思辨——那只是命题者的思辨,而不是考生的思辨。

考生的思辨怎么考查?就是给他貌似很简单的话题或现象,看他能不能把现象看透,把理说深。此题满满的法国哲学味考法——生活体验哲学,而不是大道理哲学,很具体。估计命题人一直关注和揣度法国高考作文题。

总之,上海卷的命题质量今年又回到了高点。

——陈兴才(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中,致力于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和语文思辨读写研究)



二、全国Ⅰ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评】

01、材料议论文同时吸收了话题议论文的长处

从命题的角度来说,材料议论文要求学生对于材料的内涵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认识,从中提炼出问题,并以该问题为中心展开议论,是对学生的理解力与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因而材料议论文相比于散文、记叙文以及话题议论文,更适合为高考教育选拔人材,近些年来材料议论文已经是高考语文的主体。

但材料议论文的风险在于,一旦学生对材料理解不准,容易造成脱题。本年度全国卷的作文题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命题虽然是材料议论文,但给了个开放结果,允许学生从三个人的任何一个来立论,这就减少了脱题的风险,应当说这个题目虽然还是材料议论文,但吸收了话题议论文的长处。

具体来说,鲍叔善识人且为人大度,明明管仲是竞争对象,但鲍叔能够举贤,能够不计私利,是谦明与大度的典范;齐桓公险些丧命于管仲,但能够不计前嫌,知人善任,最终成就霸业,是开阔的胸襟与高远的抱负相结合的典型;管仲本人是贤与能的典范,是事业心和政治能力相结合的典范,他对于鲍叔与桓公都有无保留的信任。

三人都有君子的坦荡之风,都有心怀天下的高远理想,因而能够超越个人恩怨,齐心干事业。立大志向,作坦荡人,成大事业,这是个历史典故主导的思想。只要抓住这个中心,那么无论从其中的哪个人切入,都能够正确破题。 

——刘旭光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美学学会副会长)

02、最好写的是管仲

全国Ⅰ卷的作文是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写作情境很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围绕着《管仲列传》中的三个核心人物中的任选一个展开人物论赞,实则就是撰写一篇史论文,臧否历史人物。

其中最好写的是管仲,因为他的争议性比较比较大,学生可以展开论述的空间比较大。《论语》中就有孔子对管仲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苏洵曾经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翻案文《管仲论》,就是批评管仲的,被古文家列为最为著名的古文模范。学生也可以选择评价齐桓公和晏婴,评价这两个人相对容易一些。

——王召强(复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03、体现了表达与交流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要在任务情境下驱动学生学习,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评价也应该表现在这些方面,高考作文是终结性评价,当体现表达与交流的语文学习活动。全国1卷正体现这一点。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是创设的情境,“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是活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是任务。

全国Ⅰ卷,情境、活动、任务明确,从命题性质上来说,是任务情境、活动驱动下的作文。“对哪个感触最深”,有一定开放度,“写一篇发言稿”,文体上有限制,发言稿要求有发言主题,有围绕主题的阐述,有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思考,等等。

——(复旦附中青浦分校语文高级教师)


04、容易陷入两个俗套

作文审题就是阅读理解。全国高考Ⅰ卷虽然作文材料阅读量有些大,但是很多考生对这个历史故事并不陌生,所以阅读应该没有负担。  

我觉得这道作文题出得很好,作文原材料中“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就是三个角度,每位同学都能有话说。但是这道作文题目,考生很容易由于临场紧张陷入两个俗套:一是三个角度面面俱到,完全违背命题者要求;一是就事论事,把作文写成了一般问答题。三个人物三个角度,三个角度三种立意。

要想写好这道作文题,考生还必须拥有历史或现实材料加以佐证或对比。这是写好这道作文题目的关键。如若写鲍叔为国家推荐人才,超越一己之私,不嫉贤妒能,有没有其他历史材料继续佐证?鲍叔的胸襟今天是不是非常匮乏?鲍叔的精神在今天是否有急迫的传承意义?无论选哪一个角度,考生若能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构思,文章肯定写得不差。 

——雷振泉格致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有多年高考阅卷经验

05、谈古论今,读史读文,都是作文写作的范畴

如果从“反压题”的角度来看,全国卷Ⅰ的作文命题是成功的。当数以百万计的学生都在“现实”中训练、复习时,命题者出其不意来一个非“现实”的材料。真是意想不到。

“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实质上是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的行为写一篇“读后感”。从这个角度看,题目没有难度。

这个命题告诉我们,谈古论今,读史读文,都是作文写作的范畴。全国卷Ⅰ的导向是值得点赞的。

——李强(正高级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

06、强调读写一体

写作要求核心:就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人(应该还可以包括后人如司马迁的评价作为第四方)的德性、相与、事功、意见,设定“读书会”情境,写发言稿。

读书会、发言稿,基本排除了体裁的制式风险,但还是有语境要求。

导向1:属于人物品评,一个非常好的导向——对人对事不要标签化识读,要具体分析。议论的本质即对人对事作具体分析。

导向2:新课标强调读写一体,作文就在日常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之中。读后外化为写,写又促进读深、思深。平时上课,对所读文本,不要只顾着告诉学生答案,要把课堂变成讨论、争论、论证、分析的读写平台。读得深,究得广,不仅是阅读,也是在思想和练习表达。

——陈兴才(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中,致力于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和语文思辨读写研究)

三、江苏卷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名师点评】

01、江苏作文题的背后是信息茧房问题

有人说看到江苏作文题就懵了,也许吧。江苏作文题的背后是信息茧房问题。“信息茧房”具体说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几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不过估计考生不明白,也估计不少老师也不清楚,或许这就是蒙的原因吧。

不过透过“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还是可以揣度迷端的。至于“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在我看来则有弦外之音,“惺惺相惜的点赞”“情不自禁的分享”应该是在一个频道上,但“突如其来的感动”则似乎迁移到另一个频道上去了,请注意“突如其来”。

点赞,分享固然重要,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难免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在纷乱的信息面前需要的是保持独立思考,忽然发现与自己不在同一频道上的居然给了自己惊喜,我们会有何感想,应该有什么改变,或许更值得思考。

——凌宗伟(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

02、格调高,但材料绕

江苏卷的命题人可能有点自得,因为前两年命题没有太多恶评——其实,没有太多对它的恶评,是因为别的命题祼奔而吸引了全部眼光。并不代表它的好看。

当然我的恶评是针对它的命题形式和技术形态。如果看这道题的旨和向,还真心不错,包含了“信息茧房”这个高大上议题,从这点上看,格调很高。

这么高格调的旨向,用了这么个弯弯绕的材料,真令人生气。有话不好好说,装什么装,一套又一套,有一搭没一搭,弄得胡言乱语、前言不搭后语外加不知所云一般。有必要吗?

拜托,如果还有江苏卷,请一批懂课程、知道什么是中学课程意义上的写作的老师吧,起码培训新课程一个月,好好听报告,做笔记。

——陈兴才(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中,致力于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和语文思辨读写研究)


此外,今年高考还有哪些作文题?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II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考第一天,安徽黄山歙县因为暴雨,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河水倒灌进城区,城区多地积水严重,导致今天上午歙县部分师生无法准时到达考场。经研究并报教育部,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期举行。



      网友们纷纷表示心疼,并送出祝福:希望今年高考的孩子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加油!
编辑:青柠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